​上海书展 | 这两天,很多浙江人坐着高铁去逛这个地方

时间:2023-08-19 23:13:42     来源:腾讯网

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赵茜 方涛

这个周末,很多人奔向上海展览中心,赴一场“回归夏日的书香之约”。

2023上海书展暨“书香中国”上海周(8月16日—8月22日)正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,主会场之外,还打造了“一区一特色”的阅读分会场,阅读活动也多达850场左右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作为潮新闻·钱江晚报的“小白记者”,我们是第一次逛上海书展。不得不说,逛书展这么有文化的事情,还真是个体力活:日行两万步。

疫情3年,对上海书展产生了一定的冲击。比如2021年停办,2022年延期到11月。今年全面“回归”,有了不少变化,当然也有很多“不变”。

逛到第五天,是热闹的周末,很多杭州书迷赶来逛展、淘书。为什么在线上购书如此便利的当下,我们还要逛书展?一对祖孙的话一直回荡在记者耳边:“我们又回来了”。

回来的不止读者,还有更多。

“意外”之后

开展前一天,我们就在主办方的支持下,进入展馆。只见,箱子和捆书绳到处飞,工作人员像在打仗——但等晚上再去,各种书籍已经整齐地码在货架上,好像白天的混乱是种错觉。

在书堆里穿行,我们遇到负责场馆搭建的李先生,他算是上海书展的“老人”,从事搭建工作有近十年。

搭建中的展台

李先生和约40人的团队主要负责西一馆的搭建,8月13日搭建好所有的木质结构后,他们一直在完善细节。

“2021年我们已经把所有搭建的结构都做好了,但因为疫情,书展延期,所有物料都只能堆在家里。今年,我们大部分按照要求进行了调整,但有小部分沿用了过去的式样。”

李先生说,他们用这种方式,对之前的工作进行了一个收尾。

今年的上海书展,对很多出版人来说,还不得不应对另一场“意外”。

7月末8月初,很多出版机构在河北涿州的库房被淹,大量书籍成了“废纸”,民营图书品牌“未读”即是其中一家。

未读(天津)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高级经理王磊说,好在洪灾发生前三四天,他们已经把要参展的图书发货了,躲过一劫。但洪灾还是影响到了参展的进程。

书展期间,和多数出版社、机构一样,“未读”会举办大量签售活动。但在遭遇洪水之前没有完全确认作者行程和安排,相关图书就没发出来,最后只能从供货渠道里调货支援。

未读(天津)文化公司展位

这种影响还体现在工作人员的数量上,只有4个“未读”员工赶到书展现场,应付蜂拥而来的读者,显然有些吃力。王磊说,因为公司的一部分精力还被牵扯在库房那边,要清点,要找临时库房,联系书籍搬运。即使如此,他们仍然觉得这场书香之约不能错过:“我们还是想通过上海书展这个平台,跟读者直接接触、面对面交流,第一时间了解到他们对‘未读’的意见和建议。”

王磊拿起他们准备的读者小礼物——3000张纹身贴,纹身贴上印着一句尼采的话,只是它被稍微改了下——凡不能淹没我的,必使我更强大。

直播背后

进入展览中心的第一观感,当然是琳琅满目的图书和文创,今年还多了许多不停直播的小哥哥小姐姐。

疫情之前,据同行介绍,展馆内的直播是几乎没有的。

好奇之下,记者一直想和博主们搭上话,但从头到尾看下来,大家就没停过,根本找不到插嘴的空隙。

直播卖书的主播

为什么要在上海书展现场直播?

不止一位出版社负责人说,书展上往来的人流为背景,能够增强直播的现场感和观众的互动体验感,搭起出版社与读者交流的桥梁,让读者更了解自家的出版品牌,也让出版社更了解读者的需求。

浙江联合出版集团早早准备了直播场地,负责人陈宏伟说,开展首日直播销量达12万码洋,第二天14万码洋,整体销售额比平时增长了三到四成。

那博主都是出版机构的工作人员吗?

果麦文化的图书编辑王维思回应说。果麦直播室的主播是公司自己培养的,此外还邀请了8位达人帮忙,他们来自北京、上海、长沙等地,在书展的任何地方都有可能看见他们。因为达人和出版社自己的主播不同,他们会按照自己的时间安排,随时随地开播。

王维思说,达人直播这个群体在书展过程中接了很多出版社的“活”,所以一直在赶场子。为增加线上直播活跃度,不少出版社为达人定制了一批低价秒杀的书籍,限时限量,用来引流或者增加曝光。

虽然现场热闹非凡,但直播这事可没有想象得那么容易。王维思说,在直播前,他们需要给达人准备一套待播的书单,一再确认各种细节,但临时状况依旧时有发生,8月18日就出现了一个令人遗憾的小插曲:“达人来了,但因为现场比较挤,书也比较多,没找到给他准备的、用于直播的图书箱子,只能临时凑了一箱书出来。”

“我们又回来了”

作为来自浙江的书展“小白”,浙江出版是我们重点关注的版块。

这些年,只要上海书展正常举行,浙江出版几乎都会盛装亮相,这其实代表了所有出版集团对于大型书展的态度。

200平方米、1500种图书,主题图书《笔墨当随时代》、莫言的《鳄鱼》、王旭烽的《茶人三部曲》等亮眼登场,“既要展现浙江出版的主要成果,还要符合读者的购买需求,这比较有难度。”站在浙江出版联合集团的展位前,听一听陈宏伟介绍的“选书经”,很开眼界。

为了呈现浙江地域文化,浙江出版还把宋韵文化和宋元素融入展位设计,亚运元素在现场也有呈现。

除了书,玲琅满目的文创商品、让人跃跃欲试的产品体验区,也吸引了“小白”。

跟随人群走到中央大厅2楼,眼前有个人挤人的展位,出于好奇,记者也凑了上去。原来,大家是来买文创并盖章的。一位热心小姐姐说,这个展位是上海译文出版社的文创品牌“七海制造局”,在社交媒体上特别火。

正当记者卯着劲挤到人群中时,工作人员说已经售罄了。展位负责人简恒算了算,这款礼盒售价36元,每天限量100份,开展一个小时就被抢没了。更让人吃惊的是,简恒说,这些文创产品从选题、文本挖掘到设计制作,从拍照到商品页生成,再到生产跟踪、签合同和开发票,以及线下活动设计,只有两个人负责操办。

文创已经不是各种展会新事物,但在稳定的品质追求中,创意之变仍然被一直追求。

变与不变。这是“小白记者”此次逛书展的任务,也是眼前所见的现实。

说到这里,想起开展首日,在展馆内采访到的第一个读者,她只有11岁,但对逛书展来说,她又非常资深,已经来过四次。奶奶拎着个拉杆书包,陪在一旁。奶奶说,她们家住在松江区,到上海展览中心得坐一个多小时的地铁,但年年都来上海书展。之前因为疫情,有所中断,这个夏天,“我们又回来了”。

这对祖孙很有经验,奶奶说,等22日书展闭幕日,她们要拉个大的拉杆箱来——到时候很多书都会再打折扣,她们要再淘一些喜欢的书。

“转载请注明出处”

标签:

最新文章推荐